名字频道 > 百家姓 > 长
百家姓图腾

长姓简介

  长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名中位居第796位,得姓始祖为宁长牂、长鱼矫、姜仲长。

长姓介绍

  长姓的姓氏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后裔仲长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宁长牂,姬姓,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武将,其父亲就是著名的卫国大夫宁武子(宁俞),远祖乃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姬封(卫康叔)。在宁长牂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长牂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长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姓长氏族人大多尊奉宁长牂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军职官吏庶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庶长,为战国时期秦国军制官名。在史籍《左传·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1年)记载:“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庶长,秦爵也。”庶,军队建制,“一庶聊万”,相当于今一个师的建制,庶长即师长一职。

  在庶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庶长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庶氏、长氏,长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第三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长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长秋,即大长秋,原位秦朝时期的“将行”,在汉景帝执政时期改称“大长秋”,就是皇后的近侍官首领,或由宦官担任,或由“土人”即有一技之长而无官身之人担当。在汉朝时期,皇后所居之宫称为“长秋宫”,故以为后宫官吏之称,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皆沿袭。其时高句丽、百济、伽倻、新罗诸国皆有仿设。至隋朝末期,隋炀帝在后宫改设“内侍省”,遂废黜“长秋”之官称。

  在长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秋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秋氏,长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长水校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长水校尉,为军制官员,是汉武帝所设置的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在汉朝时期,“长水”为北方少数民族之称,就是史书中所称的羌族,宣曲为地名,是汉高祖给下属功臣也就是宣曲任氏(西汉富商,姓任,祖先曾任督道的仓吏)的祖先封侯的封地,即汉武帝在都城长安开掘的昆明池的西部。长水校尉是驻扎在宣曲地区的羌胡骑兵的统领,由汉武帝亲自掌管,历任者皆剽悍忠诚,骁勇善战,官秩两千石,下属有丞吏、司马。到东汉时期,长水校尉隶属于北军中侯,掌管宿卫军以及乌桓骑兵(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与鲜卑族近),官秩亦为两千石。

  在长水校尉及其部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水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水氏,长氏读音作cháng(ㄔㄤ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禁中卫士宫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唐朝时期,帝王君侯的宫廷均设有宫甲,是为禁中卫士,负责保护帝王以及王公重臣的安全,又称作长林兵,由军中精锐所组成。

  在长林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长氏的姓氏读音作cháng(ㄔㄤˊ)。

  第六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汗廷长侍卿,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元朝时期,朝廷分设有长秋寺、长信寺、长宁寺、长庆司,分由寺卿统管,称长侍卿。长信寺,是在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大斡耳朵怯怜口(家中儿郎们)的诸般事宜,设主官“长侍卿”四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到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改称长信院,到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又改回原称。长秋寺,是在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元武宗五斡耳朵的户口、钱粮、营缮诸事宜,设主官“长侍卿”五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长宁寺,是在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元英宗速哥八剌皇后帐下户口、粮钱、营造等事宜,设主官“长侍卿”六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长庆司,是在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元成宗斡耳朵(斡里朵、兀里朵、窝里陀,即宫帐,亦即后宫)以及怯薛歹(宿卫军)的衣粮诸事宜,设主官“长侍卿”六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

  长秋寺、长信寺、长宁寺、长庆司的长侍卿(寺卿),皆由帝王皇后的亲信担当,在其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省称长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第七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厉公宠臣长鱼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初期,晋国还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从晋献公开始,国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了周围不少小国,疆域日益扩大。到了春秋中期,晋国已占有现在山西省的大部分、河北省的西南部、河南省的北部和西部、陕西省的东部和山东省西部的广大疆域。献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互相争夺君位,使晋国一度大乱。后来,姬重耳在秦国等国的帮助下返国即位,他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长鱼矫在成功脱逃后,一族人等在西戎继续生息繁衍,其后裔子孙有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长鱼氏,逐渐融入氐羌民族之中,后又渐渐回融汉族,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鱼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长氏、鱼氏族人皆尊奉长鱼矫为得姓始祖,其长氏的姓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长姓的人口分布

  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零二位,多以京兆、咸阳为郡望。

  长:音cháng,天津武清,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新疆塔城,河南扶沟、洛宁、林州,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山东新泰,四川安县,贵州普安、锦屏等地有分布,汉族、羌族都有。

  长:音zhǎng,仅在青海天峻、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

  长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亦称扬越堂。

更多>

长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