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频道 > 百家姓 > 鲜于
百家姓图腾

鲜于姓简介

  鲜于姓,中华复姓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名中位居第1033位,得姓始祖为鲜于仲。鲜于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九位。鲜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鲜于姓介绍

  鲜于姓的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属于以国名、封邑名合并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封箕子于朝鲜得姓。 箕子,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叔叔,名叫子胥余,官至父师,即太傅,封地在箕(今山西太谷),史称“箕子”。

  根据史籍《太原鲜于氏世谱》的记载:商纣王即位不久,箕子见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进膳,就叹息道:“用了象牙筷,就要用玉杯来配,然后就会追求其它的珍奇物品,这就是奢华享乐的开端呀!国君一讲究享乐,国家怎么能搞得好呢!”后来纣王果然越来越荒淫残暴。箕子曾多次进谏,纣王听得不耐烦,干脆就把他囚禁起来了。 周武王灭商纣以后,放出箕子,并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拥护。箕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用安抚的手段来争取民心。周武王听了很高兴,要封箕子为官,但是箕子不愿做周王朝的臣子,就出走到辽东,建立了朝鲜国,史称“箕子朝鲜”。在朝鲜史籍《朝鲜史略》中记载:“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国人五千入朝鲜”。在朝鲜史籍《海东绎史》中引《三才图会》也记载:“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在朝鲜文献《朝鲜鲜于氏奇氏谱谍》中亦记载:“武王克殷,箕子耻臣周,走之朝鲜,殷民从之者五千人。” 据历史记载,箕子朝鲜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四十一代君主,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才消亡。 在箕子的庶支儿子中,有个叫子仲的,他的封地在于邑(今朝鲜忠清北道清州郡清州邑),于是他就将国名“鲜”字和封邑名“于”字合成为“鲜于”复姓,称鲜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另外,在箕子之子箕山、箕殷的后裔子孙中也有称鲜于氏者。

  鲜于氏族人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鲜氏,亦有因功被李唐朝廷赐改姓氏为李氏者,皆奉箕子为祖。

  源流二

  源于敕勒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按典籍《康熙字典》的注释,鲜于氏复姓是由鲜卑族名称演化而来,但在史籍《魏书》中没有其为鲜卑族姓氏的记载,而是认定其为活动于定州、朔州、五原、渔阳一带的“丁零种姓”,并且一直是北魏王朝征讨的对象。 南北朝时期,定州地区(今河北定县)有少数民族敕勒族。敕勒族,是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北方地区称敕勒、或铁勒,南方地区称其为丁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还在历史上建立了著名的高车国,因此又称高车族。

  据史籍《北史·高车传》的记载,北魏太武帝出征北方时路径漠南,听说高车“人多甚众”因征之,高车诸部“降者数十万落,获牛马羊亦百余万,皆徙之漠南千里之地。”可见当时敕勒族的人数已相当可观。漠南一代由于这十几万人的耕牧,农牧业大大发展起来。北魏作为一大笔国家收入“由是国家马及牛、羊遂至于贱,毡皮委积”。当时的土默川、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等地,已是人口甚众,经济相当繁荣。敕勒民族因其造车“车轮高大幅数至多”故而又得名高车族。敕勒族长期从事畜牧业,逐水草而迁居,食肉食、饮奶酪、衣革皮、居穹庐(类似蒙古包),能歌善舞。在史籍《北史·高车传》中记载:“其人好引声民歌……男女无大小,皆集会。平吉之人,则歌舞作乐”。公元五世纪中叶即北魏文成帝执政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进行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甚为壮观之事。到了北魏明帝执政时期,由于敕勒统治者为争夺王权相互残杀不已,再加上已经逐渐强大起来的柔然民族的不断侵袭,力量日渐削弱,最后为柔然所败,这个勇敢剽悍的民族就此从鄂尔多斯和阴山南麓似乎悄然消逝了。由于北魏王朝注重在文化的积累,历史上第一次用鲜卑语记载了当时敕勒族民族的一首诗歌,就是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歌苍劲而优雅,当时即被人翻译成汉文予以记载,流传千古至今。在敕勒民族中,很早即有鲜于氏复姓,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鲜氏、于氏者,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其源出不祥,推测其与第一个渊源有密切关联,待考。

  鲜于姓的人口分布

  今湖北省的武汉市、宜都市五眼泉镇、仙桃市、天门市、枝江市百里洲镇、十堰市、公安县,四川省的南部县、南充市营山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江苏省的苏州市,上海市,北京市,重庆市的南川县等地,均有鲜于氏族人分布。

  鲜于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秦、汉、魏、晋诸朝均为渔阳郡。隋朝时期为玄州渔阳郡,隋朝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又说天津蓟县)。唐朝时期为蓟州渔阳郡,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朝时期省入蓟州,此后渔阳不再。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渔阳堂:以望立堂。鲜于氏,从朝鲜重归故国,自汉以后,便一直以河北的渔阳郡为繁衍中心,故以“渔阳堂”为堂号。一直到今天,仍然世代沿用着“渔阳”这个堂号。

更多>

鲜于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