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频道 > 百家姓 > 韦
百家姓图腾

韦姓简介

  韦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名第50位,得姓始祖为元哲。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65姓,在2008年列为第在68姓,共有370多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姓氏排名66位,共有430万人,第一大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韦姓介绍

  韦姓的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风姓大彭氏,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彭祖)之后。《竹书纪年》:“伯靡(彭祖曾孙)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少康复国,封伯靡(彭祖曾孙)之子元哲于豨韦(今河南省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竹书纪年》:“五十年,征豕韦,克之。”至商武丁武丁五十年灭豕韦氏,子孙四散逃难;其后,豕韦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称韦氏。汉丞相韦贤诗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只载这支说明韦氏在唐之前源流少,在唐代,多为其后。

  源流二

  出自韩姓,据明末《樵书》传,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萧何、吕后合谋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良心发现,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韦弁,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韦弁,是西周乃至战国时期的一种礼制官职,负责掌管王族宫廷以及重臣韦弁服的制作,兼制编制书简的皮绳。在韦弁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韦弁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韦氏。

  源流四

  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史籍《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有韦氏部落,但不属于匈奴民族的别支,而是出自古代韦国灭亡后融入西羌民族的韦氏族人,亦有从杜陵沿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地区的汉化韦氏人。武丁在征服豕韦国后,豕韦国子民四散逃难。其中一部分往西逃跑,《殷契粹编》(甲骨文刻)云:“甲午卜、韦、贞、住羌”,后部分韦人逐步西迁。此源流与源流一有很大关系。

  源流五

  出自赐姓而来。《新唐书﹒桓彦范传》:“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赐姓韦”。《朝野佥载·卷三》: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每征讨将行,有胆力。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良。桃符家有黄牸,宰而献之,因问衮乞姓。衮曰:“止从我姓为韦氏。”符叩头曰:“不敢与郎君同姓。”衮曰:“汝但从之,此有深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清朝时期察哈尔蒙古章佳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为察哈尔蒙古的主体部落成员,以地为氏。

  其中,元朝成吉思汗后裔之一,今有分支在今山东省费县。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明、清时期,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县等地区,在仫佬族、苗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韦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韦氏,世代相传至今。

  韦姓的人口分布

  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商代豕韦国是盘踞东方的大国,夏商周五霸之一,商武丁灭国后,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称豕韦、失韦、室韦,融入北方各族中;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至今,广西把彭祖生日(农历三月三)作为重要节日;向西进入陕西甘肃一带,《殷契粹编》(甲骨文刻)云:“甲午卜、韦、贞、住羌”,。秦代,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征伐岭南地区,军队定居岭南,其中有不少韦姓将士。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其少子韦玄成由山东邹县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全国各地。西汉中叶起,韦玄成裔孙繁盛于关中地区,至曹魏时期成为关陇士族之一员。

  关陇地区在汉魏以来,一直是汉族传统文化只渊薮所在,特别是自晋末丧乱以来,许多文人志士多避难于此,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数亦较少,为维护其长期统治不论是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依靠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他们都必须而且首先要在文化上与关陇地区的地主阶级取得认同,必须同他们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这样,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所谓的关中四姓,京兆韦氏显赫关陇区域,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晋末丧乱以来,亦有大量京兆韦人南迁,入仕江左南朝,随发展为江左望族。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一支为盛,分留北和迁南支系。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京兆韦氏族人大量入仕,到全国各地为官。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成为全国性的姓氏。

  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大约为370万。

  韦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此支韦氏为汉丞相韦贤少子韦玄成之后。

  堂号

  一经堂:《三字经》:“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此韦氏"一经堂"堂号由来

  淮阴堂:韩信后裔。淮阴侯故有淮阴堂

  扶阳堂:源出西汉时的韦贤是邹鲁的大儒,本始初年官至宰相,封扶阳侯,其后代是为以此“扶阳”作堂号。

  京兆堂:汉元帝任命韦玄成为少傅,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封侯。韦玄成举家迁居京兆杜陵,子孙繁衍繁盛。三国以后,韦氏发展成为京兆地区名门望族;唐代,一门十六相,成为仅次于李唐宗室的豪族门第,以望立堂,故韦姓京兆堂为所有堂号之最。

  五云堂:江淮之间,今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周边,以五云为其堂号。

  盖文堂:主要分布于贵州安顺和黔南一代,以盖文堂为其堂号。

更多>

韦姓名人